
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疾病,主要通過飛沫傳播,也可經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間接接觸感染,在人群密集或通風不良的密閉環境內,也可能通過氣溶膠的形式傳播。
主要癥狀表現為:高熱、咽痛、咳嗽、畏寒、頭痛、肌肉關節酸痛,全身乏力、鼻塞,少數患者可有惡心、嘔吐、腹瀉等消化道癥狀。流感病毒的傳染源主要為患者,其次為隱性感染者,發病前1天到發病后2天排毒量最大。

由新冠病毒引起,全年均可發病,傳染性強、傳播速度快。可通過飛沫傳播、氣溶膠傳播和接觸傳播,以發熱、乏力、咽痛為主要表現,部分輕癥新冠感染者可能臨床表現較輕,甚至呈現無癥狀感染者的狀態。
每年10月到次年3月,為諾如病毒流行的高發季,俗稱“冬季嘔吐病”,兒童以嘔吐為主,成人以腹瀉居多,諾如病毒感染后的潛伏期短,通常為24-48小時,最短12小時,傳染性強、耐受性強、容易變異、傳染迅速、感染途徑多,并且抵抗力強,能耐低溫、耐酸,不容易殺滅。

自然疫源性疾病是指病原體不依賴人類即能在自然界生存繁殖,并在一定的條件下,傳染給人的疾病。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包括鼠疫、布魯氏菌病、炭疽、腎綜合征出血熱、森林腦炎、蜱傳回歸熱、鉤端螺旋體病、乙型腦炎、狂犬病等。自然疫源性疾病具有典型的地域性特征。如血吸蟲病在中國長江以南曾廣泛流行,長江以北則未見此病,這是因為北方干燥、寒冷,不適合釘螺生長繁殖所致。由于交通便利假期出游很容易不知不覺地中招。
初春不要急著脫去冬裝,尤其要注意頭部避免吹風,注意腳部保暖,適時增減衣服。
定時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最好有陽光射進室內,因為陽光中的紫外線具有殺菌作用。

呼吸道傳染病患者的鼻涕、痰液等呼吸道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病原,有可能通過手接觸分泌物,傳染給健康人,因此特別強調注意手的衛生。
運動不僅能促進身體的血液循環,增強心肺功能,還可提高皮膚調節溫度的能力,維護淋巴系統的功能,從而增強身體的抗病能力。

健康飲食是保持身體健康的關鍵。可以有意識地增加含鈣量豐富的魚蝦、豆制品,適當增加優質蛋白質,注意蔬菜水果的攝取,適當搭配粗糧和雜糧。
早睡早起,按時規律作息,不熬夜,充足的睡眠能夠提高機體免疫力,對抗疾病。

返崗、返校后關注自身及家人的身體狀況,如出現發熱、咳嗽等流感樣癥狀,請注意休息,如癥狀加重及時就醫服藥,不建議帶病上班上學。就醫過程中應當積極回憶行動軌跡,幫助醫生進行鑒別診斷。
來源:昌平區疾控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