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上午,管理系教師高潤老師和張夢元老師帶領21級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前往恭王府博物館和北京中華民族博物院進行了《研學旅行基(營)地服務與管理》課程與《研學心理實務》課程的實踐活動。

此次實踐是采用現場教學的方式帶領學生在真實工作場景完成“情境三研學旅行基(營)地教育服務”中的任務三“恭王府研學課程實施”以及“心理發展特征與研學課程設計(學齡前及小學階段)——北京中華民族博物院研學課程實施”。恭王府博物館為2018年教育部公布的全國中小學研學實踐教育基地,恭王府歷經了清王朝由鼎盛而至衰亡的歷史進程,承載了極其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故有了“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的說法。

北京中華民族博物院也稱北京中華民族園,是一座復原、收藏、陳列和研究中國56個民族文化、文物、社會生活的大型人類學博物館,建有28個民族的博物館,可多個方面領略中國各民族的風情、傳統文化和地域特色,因此,將恭王府和北京中華民族博物院作為此次研學課程設計和實施的對象。

前期,學生利用紙質圖書和網絡資源,對恭王府和北京中華民族博物院的研學資源進行了調研與評估,每位同學根據調研結果,選擇了一個文化角度或重要景觀,根據不同年齡段身心發展特征,設計一次單元課程,并編制了配套的研學手冊,也根據課程內容與流程編寫了授課講稿并熟練掌握。在課程實施中,學生們遵守紀律、精神飽滿、妙語連珠,能順利完成研學活動的各個步驟,并且在課程實施中能注重互動與交流,也能及時根據反饋與現場的環境對講解內容和活動安排進行適當的調整,每位學生都能順利、安全、高質量地完成自己設計的單元課程。老師們對學生們課前的充分準備、課中的精彩表現給予了充分的肯定,也提出了學生個別知識點講解準確度和深度不足,研學手冊題目形式重復度較高,研學活動設計沒考慮到基地實際環境條件等問題,希望大家經過此次實踐活動能發現自身不足,課后對課程設計及實施進行修改、總結和提升。

實踐結束后學生們紛紛表示此行收獲頗豐,大大提升了研學活動實施的組織能力,知識講授能力,評價反饋能力等。也認識到了自身及研學課程設計和實施中的不足,在課后繼續完善自己的研學課程設計,揚長補短,各項能力得到更大的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