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6日,中國數字建筑大會在北京中關村國際創新中心舉行,以“智啟未來:AI+數字建筑創新探索”為主題的“2025·AI+科技創新生態展”同期舉行。路橋系師生受邀參加本次活動,開展智啟未來AI+數字建筑創新探索校外研學課。深度體驗人工智能與建筑行業深度融合的前沿場景,探索數字化技術如何重塑建筑行業的未來。

沉浸式研學:零距離觸摸行業前沿
作為國內建筑領域數字化、智能化的標桿性展會,本屆大會在北京中關村國際創新中心設立超萬平展區,涵蓋建筑AI、數字設計、數字施工、數字城市、綠色新能源等十大主題板塊。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路橋系師生通過現場觀摩、互動實操與專家講解,沉浸式感受AI技術在建筑工業化、成本管理、智慧施工等環節的創新應用。



在“建筑AI”展區,學生們通過生成式AI設計平臺體驗了橋梁結構智能優化設計;在“數字施工”板塊,VR模擬系統展示了AI驅動的施工安全預警與進度管理技術;而“數字城市”沙盤則呈現了城市基礎設施的智慧運維場景。路橋系學生王同學表示:“過去課堂上的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存在距離感,這次研學讓我直觀理解了AI如何解決工程中的復雜問題。”
產學融合:培育新質生產力人才
本次研學活動不僅是技術展示的窗口,更成為校企協同育人的實踐平臺。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路橋系主任楊教授指出:“建筑行業正經歷‘工業化+數字化+綠色化’三重變革,我們的教學必須緊跟產業升級需求。通過參與這類高規格展會,學生不僅能拓寬視野,更能激發用AI思維解決工程痛點的創新能力。”



大會特別設置的“數字人才”展區中,多家頭部企業發布了智能建造崗位能力模型與人才認證體系,為職業院校人才培養提供了方向參考。學院與企業代表還圍繞AI課程開發、實訓基地共建等議題展開研討,推動教育鏈與產業鏈深度對接。
科技賦能:探索職業教育新范式
此次活動是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深化“數字工匠”培養的重要舉措。近年來,路橋專業群已引入BIM建模、智慧工地管理等數字化課程,并聯合企業開發AI輔助設計實訓項目。參與研學的師生表示,本次大會中展示的“AI+數字孿生”“機器人智能施工”等案例,為后續教學改革與科研攻關提供了鮮活素材。



中國數字建筑大會組委會負責人表示:“培育新質生產力需要從青年人才抓起。職業院校師生是推動建筑行業智能化升級的重要力量,我們期待通過展會搭建產學研協同創新生態。”

本次研學成果將轉化為專題報告與課程案例,助力學院進一步優化智能建造人才培養體系。隨著AI技術與建筑行業的深度融合,職業教育正以更開放的姿態擁抱數字化轉型浪潮,為行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采集 孔德成
編輯 劉英
審核 楊文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