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高廣大新生心理保健與心理健康意識,提升新生入學心理適應能力與心理健康素養,幫助學生建立良好心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于2024年10月11日組織開展了三場2024級新生入學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專題講座。本次講座由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張夢元老師主講,學院2024級全體新生參加。

活動伊始,張老師通過暖身小活動《阿水的故事》活躍氛圍,拉近了和同學們之間的距離。同學們在歡聲笑語中放下了初入講座的緊張與陌生感,積極地參與到互動之中。接著,以《禮記·大學》中“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開篇,進行解讀,引發了同學們對大學的本質和意義的思考,也引導同學們思考自己在大學階段的目標和追求。
本次講座分為:“認知篇”、“適應篇”、“發展篇”和“建議篇”。張老師通過與同學們的互動敏銳地察覺到新生們初入大學時的復雜心境,用 “忙碌、茫然、迷茫” 這三個 “mang” 總結了同學們最近的狀況,從心理學角度解釋了三mang出現的原因,并就如何“破mang”給出了相應的建議。在“適應篇”,張老師結合具體案例,從學習壓力、專業興趣、就業壓力、經濟困難、人際交往、戀愛婚姻及現實目標方面出發,深入分析心理困擾的成因,提醒同學們正視變化,積極適應,針對新生常見的困擾,張老師提供了相應的解決措施。在“發展篇”張老師分享了存在主義心理治療大師歐文·亞隆的觀點,幫助同學們尋找困境的出口。她指出,人的存在處境表面上一片荒蕪,表面之下卻深藏著生活之花的種子和沃土,生命的有限促使人真誠地對待生活,生活的自由本質教會人創造和責任,“孤獨”讓人去愛,“無意義”引導人積極地參與生活。最后,張老師向大家介紹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主要服務內容,展示了心理咨詢室溫馨的環境以及舉辦過的一些心育活動,引導學生體察自己的心理狀況,在需要幫助時及時向老師、心理咨詢中心咨詢師或是專業醫生求助。

講座末,張老師對新生表達深切祝福,希望同學們能夠盡快適應大學生活,做到自尊自愛,在認清自己之后正視現實、樂于交往,保持和諧的人際關系,鼓勵同學們相信自己,“在心里種花,人生就不會荒蕪”。本次講座幫助新生樹立心理健康保健意識,對新生順利完成角色轉變、積極適應大學生活起到提振作用。我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將持續整合多方資源,扎實推進心理健康教育走深走實,為學生身心健康成長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