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構建“解困-育人-成才-回饋”的良性循環資助育人體系,切實提升資助工作的溫度與實效,2025年5月19日至30日,由學生資助管理中心指導、學生資助服務協會精心承辦的“感恩相伴、誠信鑄魂”資助文化節系列活動成功舉辦。本次活動突破傳統宣講模式,通過線上線下融合、寓教于樂的多元形式,將政策普及、價值引領、精神激勵與行為養成有機融合,有效引導廣大學子在參與中深化認知、在體驗中感悟精神、在實踐中踐行美德。
一、知識啟航,線上競答展風采
文化節以“線上資助知識競賽”拉開帷幕。本次競賽以50道涵蓋誠信、資助的題庫為依托,通過便捷的線上有獎競答形式,有效激發了學生自主學習資助政策的內在驅動力,精準破解資助政策“知曉度不高、理解不透”的痛點,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探索,不僅檢驗了學生的政策學習成果,更在潛移默化中夯實了學生對國家助學貸款、獎助學金、勤工助學等資助政策的認知根基,為后續的感恩與誠信教育奠定了堅實的知識基礎。
二、游園盛會,寓教于樂潤心田
5月28日中午,一場別開生面的“資助文化節游園會”在學院教一樓門前火熱舉行。這場精心籌備的游園會,以資助教育為核心,巧妙融合感恩、誠信教育與趣味娛樂,將抽象的“感恩”、“誠信”、“互助”精神轉化為可感、可知、可參與的生動場景,實現價值引領的生活化、趣味化。

三、 誠信盲盒,以物換物傳溫情
同期開展的“‘以物換物’誠信盲盒活動”,為同學們創設了真實情境——讓學生在物品交換的實踐中親身體驗“誠信”的價值與“互助”的溫暖,促進資源循環與情感連接。參與者提交閑置物品并附上親手書寫的祝福語,賦予了物品超越本身的情感價值。線上抽簽的“盲盒”互換形式,構建了基于信任的交換關系——參與者需信任對方物品描述的誠實性,并誠信履行交換承諾。分享盲盒照片和感悟文案的要求,引導學生深度反思交換過程中的誠信體驗與收獲的善意。活動不僅實現了閑置資源的再利用,更生動地詮釋了“誠信鑄魂”、“感恩相伴”的主題,讓抽象美德在具體行動中生根發芽,參與者收獲的不僅是物品和小禮品,更是一份份真摯的情誼與對誠信互助價值的深刻體認。

四、 創意飛揚,妙筆生輝繪夢想
文化節還舉辦了“以‘誠’為筆繪誠信,以‘資’為翼筑夢想”作品征集比賽。通過鼓勵同學們圍繞誠信、勵志、資助主題,以短視頻、手繪海報、電子海報等形式進行創作,為同學們搭建了創意表達平臺,引導學生主動發現、思考并藝術化呈現身邊的誠信、勵志與資助故事,實現自我教育與朋輩引領。

深化育人,成效顯著
本次資助文化節系列活動,是學院深化資助育人工作的創新實踐。學生資助服務協會周密策劃、高效執行,確保了活動的順利開展與安全有序。活動通過“知識普及筑牢根基、趣味體驗浸潤心田、實踐行動內化價值、藝術表達凝聚共識”的多維度賦能路徑,成功地將資助政策宣傳、感恩誠信教育、勵志成才引導融為一體。
活動的圓滿落幕并非終點,而是一個新的起點。它顯著提升了資助工作的知曉度、參與度與滿意度,更在潤物無聲中涵養了學生的誠信品格、感恩意識與互助精神,有效促進了受助學子將外在的資助力量轉化為內在的成長動力,激勵他們以誠信立身、懷感恩前行、持奮斗筑夢,努力成長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以實際行動回饋國家、社會與學院的深切關懷與殷切期望。